close

投資是科學或玄學?.jpg  

    
    最近公司的工讀生問我一個問題,他說在《景氣為什麼會循環》這本書裡,為什麼有一個章節的內容講的是經濟學家的經濟預測模型無法有效因應經濟大衰退,但最後結語卻是愛因斯坦說過:科學的目的是把複雜的事物單純化而非簡單化,看起來好像有點不知所云,為什麼景氣循環的投資策略和愛因斯坦的科學觀點會扯上關係。

    我回答他說,其實天底下的學問都是相通的,這也就是巴菲特的長期合夥人查理孟格所一再推廣的交叉網投資理論(Latticework),透過大量學習各種不同領域的基本知識,再將這些不同領域的知識加以整合成交叉思考的模型,將有助於投資分析的決策。

    其實經濟預測模型最被人詬病的地方在於,為了簡化思考的複雜性,通常會在一連串假設條件不變的前提之下,針對某一個參數的變化去探討其對整個模型的影響性。這種經濟預測模型的簡化雖然對經濟思維邏輯的訓練有幫助,但卻是對投資有百害而無一益的。

 

投資不能用現在去看未來,要用未來去看未來

    因為在現實世界中,任何的情況都有可能發生,而所有的模型參數隨著情況的改變也都會產生不同的變化,當經濟學家或投資人用現在的假設觀點和過去的經驗去預測未來,當然會發生無法有效因應經濟大衰退的情形,投資又怎麼可能會獲利呢?這也是為什麼在經濟成長期,經濟成長和公司獲利預測總是被不斷調升;而在經濟衰退期,經濟成長和公司獲利預測總是被不斷調降的原因。

    所以,投資人想要在金融市場獲利的第一步,就是要先改變我們在學校所學的思考邏輯觀念,投資人不能用現在去看未來,要用未來去看未來,金融市場唯一不變的真理就是隨時都有出乎投資人意料之外的變化,隨時保持一顆開放的心去面對金融市場的變化,才是應該有的投資觀念。

 

投資不像教科書那麼簡單

    我們常常可以在報章媒體上看到或是在市場上聽到有些人宣稱,他們只靠著某12個神奇指標就能成功預測未來的股價走勢,每次看到或聽到這樣的訊息,我心中都會發出莞爾一笑。

    當然,任何的指標都有可能在某些時候成功發揮領先市場走勢的效果,但那是屬於機率上的巧合或真的持續有效就有待商榷了。不過可以確定的是,如果投資真的那麼容易只靠數學模型或神奇的指標就能穩定獲利,那些美國太空總署的電腦和數學天才豈不就賺翻了,但事實上並沒有。

    現實的情況是,那些電腦和數學天才的模型高手仍然選擇待在實驗室裡努力的工作,而金融市場上卻始終有些半調子的模型狂熱者一再宣稱其模型的神奇效果,這似乎已經提供我們一個明顯的答案 ~ 投資不像教科書那麼簡單。

 

觀察、閱讀和獨立思考是投資獲利最重要的能力

    投資是科學而非玄學,所有的投資決策都應該建立在一個慎思熟慮的分析基礎上。首先投資人可以透過大量閱讀來充實自己的投資知識庫,然後必須培養敏銳的觀察力,隨時掌握金融市場和國際社會的脈動,最後再透過獨立思考的訓練,就能輕鬆的掌握金融市場未來可能發展方向。

    所以投資獲利的基礎在於投資基本功的練習,這是屬於科學的部份,半點也不能馬虎,而至於我們在做最後的分析判斷時,常有所謂的神來之筆,也就是於投資決策的思考過程中,無意間捕捉到特別的投資靈感,而表現出絕佳的獲利績效,這則是屬於藝術的部份。


   
投資的藝術是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之上,但是喜歡不勞而獲的天性卻常常導致投資人反其道而行,過於強調投資的藝術部分卻捨棄科學的投資基本功,是導致一般投資人長期虧損的主因。

 

人類的能力有其極限

    科學的目的是把複雜的事物單純化而非簡單化。

    那麼單純化和簡單化有什麼不同呢?我個人的觀點認為,單純化的意義在於承認人類的能力有其極限,所以無法精準的預測未來各種參數的變化,但是卻可以在這個基礎上,試圖去找出經濟發展的規律週期性,也就是只能預測經濟發展的方向而不能預測發生的時間點和程度,然後投資人再根據經濟發展的週期性去順勢投資,就可輕易掌握投資的優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raderca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