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權在許多投資人觀念裡,是一個高風險的投資工具,投資人多半選擇我們最耳熟能詳的股票來做為投資的第一選擇,然而在知名部落客Lewis眼中,選擇權卻是他能夠悠閒生活的最佳投資選擇,究竟選擇權有何種魔力,讓Lewis在眾多金融商品中選擇它來征戰這個錯綜複雜的金融市場呢?
彈性大、策略靈活
選擇權是一種投資彈性高的金融商品,投資人可以根據自己所期望的報酬率和對市場風險的承受度來靈活調整投資組合的部位,選擇權的策略交易其實就像玩積木一樣,我們可以運用積木來做出我們想要的東西,金融市場中各種不同的選擇權就是積木,以台指選擇權為例,我們可以用不同月份或不同履約價位的選擇權去進行調整搭配出我們想要的策略。
指數選擇權是較佳的工具
台灣現行市場中,選擇權的商品有台指選擇權和股票選擇權,投資人若想嘗試交易選擇權,該從哪一樣商品切入呢?Lewis建議投資人若想入門選擇權,可以從台指選擇權切入,因為台指選擇權的流動性高,相較之下,股票選擇權的市場流動性差,成交量小,當大盤急漲急跌時,投資人急於停損將會發生無法成交的情形,投資人會因此蒙受重大損失;此外,台指選擇權由於連結台灣加權股價指數,受到人為干預的影響小,價格變動穩定,股票選擇權在成交量小的情形下,如同國內中小型股一樣,易受人為操縱價格,若非得進行股票選擇權交易,Lewis建議可以操作個股權證代替,近年來權證的價格趨向平穩合理,權證由於有發行券商進行造市,所以成交量穩定,是目前國內連結個股最佳的衍生性金融商品。
進場時機、風險控管雙管齊下
新手進入選擇權市場,Lewis提供兩個訣竅給投資人參考:
l 進場時機:有言道:「選擇權交易員要像小丑」,小丑最擅長的就是在適當的時點使觀眾們發笑,操作選擇權亦然,選擇權的特性就是在於隨著到期日接近,時間價值會減少,因此交易選擇權,要注重的就是時機的掌握,時機的掌握在選擇權的買方更是有其重要性。
l 風險控管:風險控管是選擇權賣方特別要注意的部份,台股大盤有80%的時間處於盤整格局,由於選擇權賣方的獲利來源是權利金收入,假設投資人認為市場將持續盤整而大量賣出選擇權的買權或賣權,若發生20%的趨勢盤(開始走多頭或空頭趨勢),作為選擇權賣方的投資人會因此蒙受高額損失,因此選擇權賣方要切記風險控管,才能保護好自己的資產。
同時,Lewis特別叮嚀交易選擇權需特別注意以下3點:
l 市價單風險:Lewis提醒交易選擇權者切勿採用市價單的下單方式,尤其遠月份或深度價外的選擇權流動性較差,用市價單的方式容易使投資人買高賣低而瞬間遭遇重大損失,今年年初某券商發生的市價單事件可以作為投資人的警惕。
l 進行選擇權賣方交易時,要做好完全避險,避免發生黑天鵝事件(ex:921大地震、319槍擊案)導致部位重大損失,例如賣出10口價外200點的Put時,同時要買進至少10口更價外的Put避險(例如價外300 ~ 500點的Put)。
l 千萬不要採用同時賣出Call和Put的市場中立策略(Delta Neutral/賣出勒式或跨式策略),市場中立策略是一種自欺欺人的策略,這種策略在出現大行情時,投資人會蒙受鉅額損失,其原因在於Delta是一個拋物線的概念,當大盤出現急漲急跌時,原本中立的策略會馬上變成不中立,會讓你的投資組合產生意料不到的重大損失,若投資人真的要使用賣出選擇權的市場中立策略,一定要進行完全避險,。
註:Delta指的是連結標的價格變化對選擇權價格的相對影響變動比率,用來衡量選擇權價格對連結標的價格變動的敏感程度。例如,當Delta=0.5時,表示連結標的價格上漲1元,選擇權會上漲0.5元。